|
新華社南昌2月3日電(記者陳春園、秦宏)創新金融產品,對接產業和就業扶貧,提升貧困戶和貧困地區的自我造血功能。近年來,贛州市通過銀政合作,不斷引導金融機構創新產品,精準選擇扶貧方向,對接精準扶貧,幫助老區人民改“窮貌”、拔“窮根”。
“那真是一筆救急、救命的貸款。沒有銀行的貸款,我不僅脫不了貧,恐怕還要破產。”說起金融扶貧,贛州市尋烏縣文峰鄉的養豬大戶謝春松感慨頗深。
謝春松是一名返鄉創業的農民,2013年,一場黃龍病,使他辛辛苦苦經營的柑橘園毀于一旦。2014年,他的養豬場也隨著橘園的損失,而陷入資金鏈斷裂的困境。
正當謝春松一籌莫展的時候,當地金融機構和政府聯合推出的“財政惠農信貸通”擔保貸款,解了他的燃眉之急。2015年初,郵儲銀行30萬元的低息惠農貸款,成功挽救了他的養豬場。
謝春松只是贛州市開展金融精準扶貧以來,創業陷入困境及時得到金融機構扶助的受益者之一。據統計,截至2015年末,贛州市銀行業機構共計發放扶貧貸款52778戶、貸款金額353.89億元,市轄11個貧困縣(市、區)各項貸款余額1751.02億元,貸款增速19.61%,高于全市0.48個百分點。
據了解,近年來,贛州市銀政合作不斷探索金融與財政的合作扶貧機制,以增強貧困地區自我造血能力為目的,引導銀行業機構對接因“缺產業、缺資金”致貧的貧困地區和貧困戶,支持果業、林業、油茶、生豬等特色農業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惠及數萬戶老區貧困人民。
此外,贛州市還積極發揮創業擔保貸款在鼓勵創業、推動扶貧方面的作用,通過創新“創業信貸通”“扶貧信貸通”“油茶貸”“金穗光伏貸”等金融扶貧新產品,直接扶持創業1.4萬多人,帶動就業6.5萬多人,在幫助老區人民通過創業、就業脫貧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