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作者:趙明昊
西藏,最讓人怦然心動的永遠是雪域高原之美。藏北高原、藏南河谷,連綿不斷的圣潔雪山、散落其間如耀目寶石般美麗的湖泊,無邊牧場上盛開的野花、淡雅柔和的鄉間薄霧,到處都是超乎人們想象的美景。還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和牦牛肉的美味,娓娓道來的英雄史詩,以及金碧輝煌的佛像、風情絢麗的唐卡、形制多樣的藏飾,無不讓人流連忘返。
西藏,最為震撼人心的當屬各領域天翻地覆的變化。在施工機械的轟鳴聲中,第二條進藏“天路”川藏鐵路呼之欲出;多布、果多等水電站拔地而起,拉洛、湘河等重大水利樞紐水源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領域水平不斷提高……就像齊扎拉代表在西藏代表團開放日上所說,數不盡的變化背后,“是總書記和黨中央的深情厚意”。
而今,距離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只有兩年,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雖然近年來生產生活條件得到了極大改善,鄉親們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但西藏脫貧攻堅任務極為艱巨。當此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在兩會期間鼓舞大家,“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堅定必勝的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氣的決心,盡銳出戰、迎難而上,真抓實干、精準施策”。
客觀地講,西藏深度貧困地區所處的惡劣地理環境是其發展嚴重滯后的主要原因,山美水美的另一面是區位偏遠、資源分散,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建設難度大、成本高,其他地區行之有效的扶貧模式很難簡單移植套用。但正如理解“地理”一詞的組成一樣,“地”利與不利,在于“理”明與不明。自然環境的兩面性意味著高山大河是阻礙與負擔,同樣也是資源與財富,在人們勤懇勞動、創新創造,不斷適應環境、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過程中,人類文明才得以不斷進步。
過去一年,西藏在人力資源層面著重激發群眾內生動力,完善以工代賑等機制,實行農牧民子女15年教育“三包”政策,延續并利用熟人社會互助傳統,在自然資源層面立足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不斷提升生產率和現代化整體水平,高原生物、清潔能源、旅游文化、邊貿物流等“七大產業”快速發展,取得了全國唯一一個實現兩位數經濟增長地區的亮眼成績。
黨中央高度重視西藏的繁榮與穩定。1965年,西藏自治區正式成立;1980年以來,中央先后六次召開西藏工作座談會。當前,中央確定了關懷支持西藏的24個重大項目,“十三五”規劃項目增加到197個,投資增加到3807億元,無數優秀干部、專業技術人才進藏工作。毫無疑問,西藏將在黨中央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不斷實現新的歷史性跨越。
《光明日報》( 2019年03月12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