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扶貧路上的三顆“中”國心——記鐘彩虹、仲乃琴、鐘瑾的中國科學院女科學家“三‘中’扶貧”故事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2020?年,是我國脫貧攻堅戰的收官之年,在中國科學院眾多扶貧項目和對口幫扶地區中,有這樣?3?位“巾幗英雄”:她是獼猴桃創新育種團隊的第三代“掌門人”,經過?10?余年的努力,實現了全國獼猴桃種植面積從?2006?年的?6?萬多公頃到現在?29?萬公頃的飛躍;她說自己只會種土豆,得知全國?70%?以上的國家級貧困縣都位于馬鈴薯主產區時,她用小土豆干了一件大事情;她是全國微生物研究領域的頂尖人才,卻常年泥沙覆身奔走于田間地頭,只為牧民們的草料在秋冬季節散發“清香”。
鐘彩虹——獼猴桃技術扶貧
鐘彩虹:“老百姓很實在,獼猴桃不好吃,就賣不動;放不住,就運不出去;產量低,就不想種。所以,獼猴桃產業需要好吃、耐放、高產。”
從扶貧角度來說,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科研團隊的工作區域正好和貧困地區結合在了一起;獼猴桃推廣新品種經濟的區域是深度貧困的地方;團隊對口幫扶的貴州水城縣又恰巧是中國科學院的對口幫扶縣。這些巧合都和農業、農村、農民息息相關。無論精準扶貧,還是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我們只是在做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們學農為啥?不就是把成果給老百姓用嘛!
獼猴桃這一酸甜可口的水果,現在在超市和水果店都能看到,你可知道:在?1978?年,全國獼猴桃種植面積不足?1?公頃,正是有了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科研團隊?40?余年的不懈努力和傾力推動,才讓獼猴桃“飛入普通百姓家”,也促使我國獼猴桃產量躍居世界第?1?位,2019?年實現總產量?300.55?萬噸,占全球產量一半以上。
鐘彩虹,正是中國科學院武漢植物園獼猴桃科研團隊的第三代“掌門人”,從事獼猴桃研發種植工作已有?28?年。“我?1992?年?8?月參加工作,從?1993?年元月份開始做獼猴桃研究種植到今天,是看著產業一點點乘著政策東風成長起來的。現在,無論是種植水平,還是果園設施,我們的果園都和新西蘭的沒有什么差別了。”鐘彩虹笑著說,我們學農學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想把團隊研究的這些技術和成果,通過渠道輸送給老百姓嘛!獼猴桃產業為我國扶貧攻堅戰作出貢獻,同時也正是這些年扶貧工作的全面展開,促成了獼猴桃產業的快速發展。
從貴州水城到浙江泰順,從湖南花垣十八洞到湖北咸豐和十堰……哪里貧困,鐘彩虹和她的團隊就扎進哪里。“這些年我們扶貧點很多,確實特別困難,我印象很深的是在云南屏邊山區,很偏遠的一個少數民族寨子,整個村子都住著老舊房子,孩子和老人都穿著破舊衣服。一看有專家過來幫他們指導如何種植獼猴桃,一個村寨里面一起殺一頭豬——吃豬肉宴,這是他們招待貴客的最高禮儀。”鐘彩虹說,像云南屏邊和湖南花垣,這些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太渴望種植技術了。“老百姓一聽說專家要手把手教大家怎么種植獼猴桃,都跑到田間地頭來了,里三層、外三層地圍著聽,都很認真,大家還主動提問題,就沒有隔閡了。”鐘彩虹笑著說,剛開始老百姓還躲得遠遠的,怕聽不懂或專家架子大,時間一長,見專家們也擼著袖子、挽著褲腿和老百姓一樣,他們也就放松了。
“2012?年去貴州水城,路上就要花五六個小時,沒有高速,像桃子和李子即使采下來還是硬的,運出去也已經壞了。”鐘彩虹說,前期“紅陽”獼猴桃品種不耐儲,沒幾天就會壞。后來通過栽培技術革新,果子的耐儲性提高了,隨著品種更換和技術迭代,一些獼猴挑的品種能夠在低溫下儲放六七個月,常溫下也可以放?20?多天,儲藏性非常好。
幫扶一個農業企業,就是幫扶一大批老百姓
在湖南花垣,這幾年得益于政企合作,促使獼猴桃產業得以快速發展。“我經常覺得幫扶一個農業企業,就是幫扶一大批老百姓,企業的成功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老百姓親眼看到了效益,自然就愿意跟企業合作。”鐘彩虹說。鐘彩虹的團隊同花垣助農企業合作,很好地幫助了當地老百姓脫貧。從前期整地到最后建園,整個過程投資都由政府和企業來完成,老百姓只要動工就有收益,所以很快就脫貧了。企業投資不能馬上見收益,但抗風險能力遠高于老百姓個體,等上四五年就能逐步收回投資成本并實現盈利。
“借助國家土地流轉政策的紅利,很多助農企業集中流轉土地進行種植,這對我國現代農業的發展很有幫助。企業把傳統農民轉換成了產業工人,這是非常不錯的。一定能摘掉當地老百姓的窮帽子!”鐘彩虹激動地說。這么多年,通過鐘彩虹團隊的努力,獼猴桃種植銷售這個產業鏈上,已經與數以萬計的果農家庭通過助農企業緊緊地聯系在了一起,他們靠種植獼猴桃生活,供孩子上學,為父母養老,這條產業鏈成了果農脫貧致富的“黃金棧道”。
果農按照企業標準化技術要求,把果樹打理好;企業做好選種、監管、采購、儲藏、運輸和銷售,從家庭農場到合作社,再到企業的產業鏈就形成了。這樣一來,科技對接企業,向企業技術員提供支撐,他們再對接果農,效率就呈指數型增長起來了。中國科學院轉化科研成果、企業構建產銷鏈、果農落實種植技術,“三者合一”的科技扶貧之路,是科技助農、科技興業的最美交響樂,也是中國科學院不斷推進“科技扶貧”的真實寫照。
寄語
鐘彩虹寄語:這兩年一直在寫關于獼猴桃栽培理論與生產技術的?2?本書,分別給中層技術人員和基層老百姓參考使用,希望能夠為基層老百姓帶去實實在在的技術。希望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國也能打造出一個國際上叫得響的中國獼猴桃品牌!
仲乃琴——馬鈴薯技術扶貧
仲乃琴:“我是中國科學院最普通的一名科技工作者,別的都不懂,只會種土豆。”殊不知,我國?70%?以上的國家級貧困縣都位于馬鈴薯主產區。命運將她和那些最窮苦的人們綁在了一起!
人人都知道云貴川的自然風光好,殊不知那里分布著諸多全國最貧困的鄉鎮和老百姓。2015?年前的貴州省水城縣清林鄉,全鄉沒有硬化路面,沒有飯店和旅館,找不到商店,當年才建好第一個郵局……仲乃琴團隊就是在這里,種出了“科技之豆”。
科技扶貧最好,可以拔“窮根”!
“貴州水城縣清林鄉是國家級貧困鄉鎮之一,一窮二白!我們帶著馬鈴薯種植技術一竿子插下去,下定決心要扶就扶最貧困的地方,這樣才有意義,才有成就感!”仲乃琴說,他們當晚和鄉黨委書記聊到深夜;書記興奮地一會兒蹲到地上,一會兒站起來踱步,第二天一早就拉著專家挨村挨寨的轉,了解實際情況。在調研過程中,仲乃琴發現,由于當地山高路險,適合種的作物種類極少,實際上就只適合種土豆。為了不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仲乃琴團隊聯合鄉政府,在田壩村共同啟動“千畝示范窗”項目,運用環保技術將馬鈴薯的晚疫病防好,產量和效益當年就增加了。“立項時,我們團隊的四個人就站在田埂上,像中國女排一樣把手摁在一起,一個摞一個,立下‘軍令狀’:一定要把這件關乎老百姓吃飯問題的項目做好!”那一年,除了馬鈴薯,紅辣椒和人參果也用同樣的技術實現了高產高收益,田壩村的188個農戶一下子就集體脫貧。仲乃琴興奮地說:“后來水城縣委書記希望我們通過幫扶生產脫毒微型薯和原種的龍頭企業,把這些綠色種植技術在全縣推廣。”就這樣,在地方政府、種植企業、合作社的多方努力下,科技扶貧的效果非常明顯。“在貴州的經驗告訴我們,科技扶貧是最好的,可以拔根兒!不會讓老百姓二次返貧,正如中國科學院所說的‘科技造血機’”。
據悉,仲乃琴團隊的扶貧點遍布全國多個貧困縣。在寧夏,他們聯合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和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等單位的科研人員,進行跨學科協同攻關,研發出肥料增效、農藥控失、瘡痂病防控和馬鈴薯撿拾機等多項先進技術,建立了一套馬鈴薯豐產增效技術體系,并進行推廣。貴州六枝特區、內蒙古商都、云南昭通等地種土豆的農民,廣西和云南的蔗農,山東的菜農……哪些地區的老百姓最貧困,他們就到哪里去。“我只是一個種土豆的,幸運的是有了一些解決實際問題的知識和技術,把各地需要幫助的老百姓召集起來做了一點點事情,多解決一畝是一畝,老百姓的微笑,就是我們發表的最好論文。”仲乃琴笑著說。
趕上國家的扶貧政策,才有了今天的一點成績
“真的是趕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扶貧的好政策了,政府有號召才給了我們為老百姓服務的機會。否則,那些科技論文不知道要在書中沉睡多少年,實驗室里的科學技術也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用到實際中去。”仲乃琴靦腆地說,“中國科學院給的扶貧經費,拿了就必須得干事,要干就得干最難干的事,把科研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只做‘錦上添花’的事情誰做不來?”
據仲乃琴介紹,很多扶貧項目都是和當地政府一起牽頭,先通過與企業聯合搭建技術和銷售平臺,同時讓各村各戶成立鄉鎮合作社搞生產,最終實現產業化。“在昭通,這種綠色技術和合作模式不但讓老百姓脫了貧,還打通了東南亞市場,做起了出口。我們幫扶的企業?2020?年土豆種植面積拓展到?10?000?畝,那得覆蓋多少貧困戶?造福多少勞苦大眾?”仲乃琴激動地說。一家一戶教技術確實存在局限性,只有讓政府、企業、農戶實現三方聯動,才能從根本上脫貧致富。
說起中國科學院的扶貧特色,仲乃琴認為科技扶貧是打好“脫貧攻堅戰”的利器,農業科技跟得上,技術真的用得著,就能實現增產增收。“扶貧事業是一個偉大的事業,真的是造福千秋的事業。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應該拋下勞苦大眾,應該讓他們也享受平等和機會。”仲乃琴說。
10?多年來,仲乃琴團隊先后在全國建立核心示范點?20?余個,直接培訓農技骨干?1?000?余人,贈送技術手冊?7?000?余份,直接帶動近?5?000?名貧困群眾提高農業科學技能。“我就只會種土豆,別的干不來的!扶貧的這段時間,讓我覺得踏實,雖然日子過得飛快,但心里是實實在在的踏實。”
寄語
仲乃琴寄語:我還有?4?年多時間就要退休了,正如我先生所說“歲月留給我們工作的機會已經不多了”。我會努力把這?4?年多干得滿滿的,不浪費一天時間;為了扶貧和鄉村建設,我還愿意發揮我所有余熱。我也會攆著團隊的成員們拼命干,能多干一點是一點,能多做一個技術出來就多做一個出來。
鐘瑾——青貯技術扶貧
鐘瑾:有些老百姓不太懂“青貯”“菌劑”等詞的具體含義,但看到菌劑讓草貯存的好,聞著香,牛羊吃得帶勁,秋冬少掉膘,就覺得這是牛羊的好口糧!
“也許,女科學家更細心一點,也更容易共情,自然而然地會把自己的情感放進老百姓的感受中,所以他們覺得我親切,就沒有距離感了。”鐘瑾笑著說,她很慶幸自己身上有這種親和力。
“青貯菌劑”有點像饅頭里的酵母,加了才可口
中國科學院和內蒙古庫倫,鐘瑾和張銅會……好多名字,因為扶貧聯系在一起,這一“貼”就是?10?余年。“其實,扶貧工作我們一直在做,在庫倫待的年頭最長,是因為那是中國科學院對口幫扶的國家級貧困旗縣。”鐘瑾說。
“非常希望您能來庫倫看看,幫幫我們這里的農牧民。”2015?年的一天,鐘瑾收到一封已在庫倫旗掛職副旗長的中國科學院的同事張銅會研究員的電子郵件。據介紹,與很多北方牧區一樣,當地冬春飼草缺乏,牛羊最多只能吃牧民通過傳統方式貯存的草過冬,掉膘嚴重,只能等來年春天新草長起來,再慢慢“吃回來”,損失很大。鐘瑾聽罷,簡單收拾行李,和同事們自備干糧就上路了。
“到了當地,我們直接下戶,到農戶的青貯窖后,僅僅是看一看、聞一聞,就知道當地的青貯加工技術還處于原始狀態。”鐘瑾說,青貯窖大多是在自家院子或田間地頭挖的土窖,窖周邊發霉的飼草很多,霉味或刺鼻的氣味很重,手摸一下半天洗不去臭味。當地牧民靠天吃飯的貯存方式不僅使飼草損失嚴重,營養價值大打折扣,同時發霉易產生黃曲霉等毒素,直接危害牲畜甚至人的健康。
隨即,鐘瑾帶領她的團隊,在當地采集各種樣本帶回實驗室進行分析檢測,同時分離篩選適合當地草料青貯的功能微生物菌株,并進行復配,隨后帶著研發的復合青貯菌劑再次進入庫倫。“每年?8—9月,我們到當地田間,手把手教當地牧民采用窖貯及裹包等不同方式,青貯加工全株玉米及玉米秸稈等飼草原料,但牧民們認為這些菌是‘藥水’,心里還是有不少顧慮。”鐘瑾回憶說,不能講科學的大道理,就把菌種比作酵母,說把它加到面里發饅頭,才能發酵起來并且保持口感香甜;以前的草料牛羊不愛吃就不長肉,如果用微生物技術讓它的營養保持,新鮮多汁,色綠味香,牛羊吃得好不掉膘,來年賣錢也就多。這樣一說,大家也就接受了。
老百姓得到了實惠,自然也就能接受科技
菌劑的良好效果,當地的農牧民們看在眼里,笑在心里。還沒到青貯季節,當地的農牧民就紛紛找到張銅會副旗長,希望還能繼續用上鐘瑾老師研發的菌劑。多地的飼喂結果也陸續證明了青貯菌劑的“威力”:用菌劑青貯加工的飼料,相比傳統青貯方式,可使喂養的羊增重?11.8%,飼料轉化率提高?13.4%;飼喂奶牛的收益則體現在每頭每天就能多出?3.28?元的收入。“第二年,張銅會副旗長提前一兩個月就聯系我們,想讓我們早點兒到庫倫旗,讓更多的牧民學到這項技術。”鐘瑾說。她們帶著菌種手把手教技術,張旗長就叫了周邊更多的農牧民及貧困戶過來學習方法和運用,學完之后再教周邊其他農牧民。就這樣,菌劑青貯加工技術猶如星星之火,在美麗的大草原上綻放出散發著青草香的成片鮮綠。
后來,張銅會帶著鐘瑾團隊到當地畜牧局和農業局,到貧困點,年年都會去。局里的人換了一茬又一茬,聽講的牧民換了一波又一波,但科技扶貧一直在路上。“庫倫旗?2020?年?3月脫貧‘摘帽’,為了穩固后續工作,我們的服務還在繼續,因為內蒙古有很多畜牧大旗縣,他們需要我們,需要高水平的‘青貯’技術。”鐘瑾自豪地說。鐘瑾的團隊在庫倫青貯技術扶貧工作中,2016?年示范指導貧困戶加工玉米青貯?3?000?噸,2017?年加工?6?000?噸,2018?年加工?8?100?噸,科技扶貧效果愈發顯著。現在,當地農牧民不僅實現了飼草料自給自足,有的還收購牧草,購買裹包機,建起了青貯飼料加工廠,產業化形態初現。
在過去的?10?余年里,鐘瑾帶領的團隊始終踐行中國科學院“授人以漁”的科技扶貧理念;除了幫助庫倫旗脫貧外,他們奔走于全國各地,哪里條件最艱苦,哪里有需要,他們就奔向哪里。在內蒙古,茫茫草原上奔走幾百里路沒有廁所和遮擋物,他們就撐一塊布遮擋解決;在青海,他們克服高原反應和強紫外線直射,奔走在各扶貧點;在廣西,跋涉一邊高山一邊懸崖的泥巴路,爬一天只能走一兩個扶貧點,教會六七個人“青貯”技術……“在廣西貧困戶家里,我們的工具就是盆、桶、鍘刀,再無他物。我們因陋就簡,刀砍人扛,我也幫他們用鍘刀鍘,去噴灑,然后壓實,全是最原始的人工、最簡單的方法。農民們聽得很認真,都窮怕了,指望著掌握這些技術脫貧呢!”鐘瑾說,其實老百姓最真、最樸實了,你能讓他們得到實惠,他就念你的好,自然也就能接受你傳授的科學技術了。
寄語
鐘瑾寄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在生態草牧業發展中,采用青貯等加工技術獲取優質飼草料進行高效養殖,提供優質安全的肉奶等畜產品,是我國農業供給側改革的重要方向。這不僅將有力提升我國肉蛋奶的安全有效供給,保障糧食安全,進而增強國民體質,而且將直接關聯和服務“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和“精準扶貧”工程,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和健康中國作出貢獻。
結語
鐘彩虹、仲乃琴、鐘瑾,被譽為中國科學院女科學家“三‘中’扶貧”的主人公。她仨不一樣,因為研究領域不同,扶貧對象也有差異;其實她們都一樣,姓氏中都有一個中國的“中”字,心系每一位貧困地區的老百姓,堅持“授人以漁”的科技扶貧理念,將中國科學院的科技之星火,灑滿祖國的阡陌之間,灑進老百姓的心坎里!(作者:文彥杰、張 帆、楊柳春;《中國科學院院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