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銳財經)
日前,國務院印發《深入實施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對未來5年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政策措施和組織實施等作出部署。
8月2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行動計劃》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穩步提高城鎮化質量和水平,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持續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強勁動力和堅實支撐。
部署實施四項重大行動
新型城鎮化的深入推進,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提供了有力支撐。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中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從2012年的53.1%提高至2023年的66.16%,近十年累計1.65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城鎮基本公共服務覆蓋范圍顯著擴大。
“但城鎮化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質量仍待提高,一些中小城市和縣城對產業和人口的承載能力不足,超大特大城市對周邊的輻射帶動作用發揮不夠,部分城市安全韌性存在短板弱項。”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鄭備說,《行動計劃》部署實施四項重大行動,分別為新一輪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行動、潛力地區城鎮化水平提升行動、現代化都市圈培育行動、城市更新和安全韌性提升行動。
財政部經濟建設司司長符金陵介紹,中央財政目前形成了三方面支持政策體系:一是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均等享受教育、醫療、住房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務;二是支持提高城鎮承載人口能力,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三是支持通過新型工業化來帶動新型城鎮化發展,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下一步,財政部將會同相關部門積極發揮財政職能作用,進一步加力提效,更好推動實現新型城鎮化戰略。
進一步放開放寬遷移政策
據統計,2021年至2023年,超過4000萬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在進一步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這個問題上,《行動計劃》作出明確部署。
“對于城區常住人口300萬以下的城市,就業或居住年限原則上為半年,同時不得附加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等額外限制條件。對于城區常住人口300萬至500萬的城市,目前有的就業或居住年限要求還比較高,要進一步降低年限門檻。對于城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超大特大城市,要進一步調整完善積分落戶政策,有條件的城市要探索取消積分落戶年度名額限制。總的看,就是要通過一系列政策組合拳,讓農業轉移人口進城落戶更順暢、更便捷。”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局長仇保利說。
《行動計劃》中,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穩定就業備受關注。對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農民工工作司司長尚建華說,人社部將按照《行動計劃》要求,著力拓寬就業渠道、優化就業服務、加強技能培訓、維護勞動者權益,讓農民工獲得可感可知可及的高質量就業服務。
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張兵說,要堅持“項目跟著規劃走、要素跟著項目走”,落實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掛鉤政策,推動新增城鎮建設用地向經濟發展優勢地區適度傾斜。
促進消費和投資良性循環
“預計經過5年的努力,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將提升至接近70%。”鄭備表示,新型城鎮化有利于促進消費和投資實現良性循環,蘊藏著巨大的內需潛力。
從消費看,農業轉移人口在城市實現穩定就業居住后,工資水平和收入增長預期將會提高,同時將能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務,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將會提升,消費結構和生活品質也將升級。據測算,中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每年可以新增2000多億元的消費需求。
從投資看,新型城鎮化能夠有效帶動市政公用、公共服務等方面的投資以及居民住房等領域投資。初步測算,中國城鎮化率提高1個百分點,可以拉動萬億元規模的新增投資需求。
據住房城鄉建設部新聞發言人王勝軍介紹,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實施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以來,全國累計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25萬個,累計更新改造水、電、氣、熱等各類老舊管線管道超過30萬公里……未來,還將針對性實施房屋建筑、基礎設施、服務設施以及無障礙環境建設和適老化改造。
“新型城鎮化將推動經濟穩定增長、質量穩步提升、民生持續改善。”鄭備說。